摘要:
|
目的 测定牛大力饮片中水分、灰分和浸出物含量,为制订牛大力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。方法 按照《中国 药典》(2010 版)附录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牛大力药材的性状、薄层色谱、水分、总灰分、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。结果不同产地的牛大力特征一致,薄层色谱重现性好、专属性强;样品中各检测指标的含量范围分别:水分9.6%~11.99%、总灰分1.83%~3.45%、酸不溶性灰分0.09%~0.20%、水溶性浸出物(冷浸)9.78%~11.21%,水溶性浸出物(热浸)7.86%~9.65%,乙醇浸出物(冷浸)2.96%~8.06%,乙醇浸出物(热浸)5.76%~10.41%。结论摇本实验方法简单可行,数据可靠,可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牛大力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。
|
|
基金项目:
|
广东省中医药局基金(20141227);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(20142A011012)
|
作者简介:
|
刘若轩,主管药师,Tel:020-81226262,E-mail:lrx1221@ 163.com |
通讯作者:郭洁文,主任药师,博士生导师 |
参考文献:
|
[1]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《中华本草》编委会.中华本草[M]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:571-572. [2] 黎瑞汝,陈占科,高珊,等.中药牛大力的研究进展[J].亚太传统医药,2010,6(12):165-167. [3] 郑元升,蒲含林,麻建军. 牛大力多糖对小鼠T 淋巴细胞增殖的双向调节作用[J].广东药学院学报,2008,24(1):58-61. [4]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.广东省中药材标准(第一册)[S].广东:广东科技出版社,2004:40. [5] 国家药典委员会.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S]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0:附录52. [6] 谢国材,肖巧卿.彩图中国百草良方[M].汕头:汕头大学出版社,2000:119. [7] 陈蓉蓉,蒲含林,姜华,等.牛大力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[J].食品研究与开发,2014,35(3):31-34. [8] 龚千锋.中药炮制学[M]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05:42-50. [9] 林善远,刘光明,彭瑞松.不同产地赤小豆药材水分、总灰分、水溶性浸出物、杂质的测定[J].世界中医药,2014,9(1):99-100. [10] 张文军.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水浸出物测定的影响分析[J].新疆中医药,2013,31(3):53鄄54. |
服务与反馈:
|
【文章下载】【发表评论】【查看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
|
提示:您还未登录,请登录!点此登录 |
|